吃早餐是个让很多现代人纠结的话题。明明知道应该正点吃饭,可起床晚、怕麻烦、忘了买等原因,常常让人“牺牲”了早餐。
早餐的能量很重要
很多人都在家里放一些零食,以备不时之需。而早上起来后,时间不是很充裕,往往顺手拿起零食作早餐,方便快捷。
专家指出,用零食充当每天三餐中最重要的早餐,非常不科学。零食多数属于干食,对于早晨处于半脱水状态的人体来说,是不利于消化吸收的。而且饼干等零食的主要原料是谷物,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供能量,但很快会使人体再次感到饥饿,临近中午时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早餐吃零食容易导致营养不足,体质下降,引起各种疾病入侵。
新的研究发现,不吃早餐,当心糖尿病找上门
研究人员招募了一些志愿者,让其隔一天吃一次早餐,而午餐、晚餐的进食情况保持不变,并对他们的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进行了详细监测。结果发现,与吃过早餐相比,在没吃早餐的日子里,参试者的平均胰岛素和血糖水平要明显升高。胰岛素反应上升了28%,葡萄糖反应上升了12%,分别属于中度和轻度升高的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无论参试者的体重是否超标,上述情况都会出现。
胰岛素和血糖的同时升高,说明人体内出现胰岛素抵抗,代谢血糖的能力下降,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才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而这种现象,正是糖尿病的早期报警信号之一。如果长期如此,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不吃早餐造成热量摄入中断,可能引起低血糖反应;由于午餐和晚餐要把缺失的热量补回来,很容易进食过多,导致血糖反弹性升高,使血糖出现较大波动,进而影响全天的胰岛素调节。此外,有研究发现早餐缺失的营养,难以通过其他方式补充。因此,无论多忙,早餐不能省。
科学的早餐应该是结构均衡的早餐
其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应该在12∶28∶60,谷类食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但如果早餐只吃馒头、面包等主食,或油条等含油脂过多的食品,因摄入淀粉、油脂过多,消化时间长,易使血液过久地聚积于消化系统,造成脑部血流量减少,脑细胞缺氧,造成整个上午头脑昏昏沉沉,思维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