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巴黎开往圣·特罗佩(Saint-Tropez)的火车,前往普罗旺斯最著名的葡萄酒之乡,便幻想着在紫色薰衣草的摇曳中,葡萄如同一串串风铃,秋风过后,留下的回音都是甜滋滋的。
因为我看过莫奈(Claude Monet)的绘画《薰衣草和葡萄》,也读过马尔罗(Andre Malraux)的诗句:美丽的薰衣草田,那是葡萄的襁褓。连莫泊桑都写下了“紫色的葡萄是薰衣草的颜色”这样的句子。
或许真的是艺术家有太多幻想,又或许在他们心中,薰衣草和葡萄都是普罗旺斯不可缺少的。
普罗旺斯快乐的酒农。
叮咣叮咣的老式火车,在一大片本该是紫色的熏衣草田里缓缓行进着。
从巴黎乘飞机到马赛,然后就能转乘这种从上个世纪30年代延续下来的老式火车,前往普罗旺斯那些著名的葡萄园与酒庄。
火车里播放着50年前的歌星埃维塔(Evita)那首名曲《我的家乡在蓝岸》。其中的两句歌词:家乡葡萄已成熟,赶快压榨酿新酒——曾被戴高乐在就职演说中引用,寓意法兰西开始了新时代。
这列火车沿途停靠的全是葡萄酒产区,其中最著名的有圣·特罗佩、艾克斯(Aix)以及帕莱特(Palette)和卡西斯(Cassis)。我选择了先在圣·特罗佩下车。
因为在火车上,我听到了许多关于圣·特罗佩人埃维塔的浪漫故事。
话说当年,这位歌星只是瓦尔堡(Valberg)葡萄庄园的一名酒农,她酷爱歌唱,曼妙的歌声经常响彻葡萄园。1952年秋天,望着满眼晶莹的葡萄,她即兴创作了《我的家乡在蓝岸》,这首歌让她和圣·特罗佩一举成名。后来法国著名导演阿仑·雷乃(Alain Renais)(代表作《广岛之恋》)将这首歌选为电影《海岸线》的主题曲,并邀请埃维塔亲自演唱。
如今瓦尔堡的葡萄园里依旧滋生着美丽的爱情。
影片拍完后,男主角的扮演者菲力浦·路瑟却疯狂地爱上了埃维塔。当时她已回到家乡,但菲力浦愣是追到了瓦尔堡。关于这个爱情故事,当地人最经典的版本是这样的:菲力浦被埃维塔的歌声吸引而来,她正在采摘葡萄,菲力浦单膝下跪向她求婚,埃维塔被其诚意感动,当众含笑而允。
从圣·特罗佩小镇驱车去瓦尔堡只要10分钟,下了车,当年埃维塔的伴娘、如今瓦尔堡的主人米勒夫人便带我去山坡上的一大片葡萄园。米勒夫人指着一株名为“歌海娜(Grenache)”的葡萄树告诉我,这里就是当年浪漫的求婚地。
普罗旺斯最美丽的小镇圣·特罗佩的黄昏。
那是1953年,葡萄成熟了,爱情也收获了。当地人至今都认定,迄今为止,再也没有出现过比1953年更好的年成。米勒夫人说,因为那一年夏天特别热,平均气温高达40摄氏度,地中海的暖湿气流异常丰富,加上这一年普罗旺斯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晨雨”现象,就是每天凌晨下雨,然后一整天阳光明媚,这种气候最适合葡萄生长。
标着1953年的普罗旺斯葡萄酒还跟许多名人有联系,比如意大利影星索菲娅·罗兰(Sophia Loren)的爱人庞蒂(Carlo Ponti)赠她的第一份礼物便是此酒;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小说《生活在别处》的发布会上,开启的表示谢意的葡萄酒也是1953年的佳酿。
听罢动人的传说后,米勒夫人带我走进她家的古老酒窖。只见她从一个岩石洞里取出一瓶酒,正是产自1953年。她开启酒瓶,一阵香味直沁心脾,然后弥漫开来。我喝了一口,酒好像是昨天才酿制的,单宁一点都没有消失,而浓郁的果酸味照样甘甜新鲜,我甚至品到了甘草和紫罗兰的味道。
这款酒的酒体相当强劲,虽然已封尘了50年,但依旧充满质感。酒香漫过唇齿之时,口感仿佛一场艳遇。更让我惊奇的是,酒色竟是粉红的,在酒窖的灯影里,粉红的琼浆晃动着浪漫的联想,原来普罗旺斯是法国粉红葡萄酒的最大产地,70%的粉红葡萄酒酿造于斯。
这不由自主地让我想起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的一句名言:“法国人之所以浪漫,是因为它有普罗旺斯。”
在普罗旺斯游历,修道院酒庄是一定要去的。
顾名思义,修道院酒庄就是修道士创建的。在普罗旺斯,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葡萄园;有葡萄园的地方,也一定能找到修道院或修道院的遗址。这一独特的人文现象,要归功于一位名叫伯奴瓦(Benoit)的传教士。
赛威特修道院酒庄里的琼浆玉液。
伯奴瓦是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手下的一名士兵。他出身贵族,又是虔诚的教徒,因为作战勇敢,深得查理曼大帝的赏识。当大军打到法国南部时,查理曼将普罗旺斯的一大片土地封给了伯奴瓦。解甲归田后,伯奴瓦便在这片土地上建起了修道院。当时希腊人已将葡萄种植技术传到了法国,教会对葡萄酒开始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修道院经常有一些显贵的客人过往,如果他们对修道院提供的葡萄酒满意的话,该修道院便会被授予特权,比如免除捐税等。于是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修道士纷至沓来,当地陆续建了十五座带有葡萄园的修道院。很多年以后,人们在追述法国葡萄酒文化时,都不会忘记这些先驱。
赛威特修道院(Saivte)是迄今还在生产的全法国最古老的修道院酒庄,它坐落于普罗旺斯帕莱特葡萄酒区苍翠的高地之中,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有着千年历史的赛威特修道院酒庄
从圣·特罗佩到帕莱特有两个小时的车程,沿途经过了许多修道院,陪同的雷告诉我,这些修道院都是赛威特修道院的分支。车子只能开到高地的山脚下,我们便沿着山间小路,慢慢向上而行。
赛威特修道院耸立在高地的一片绿茵茵的草地上,周围全是修剪得整整齐齐的葡萄园。黄昏的寂寥中,晚霞映在木门的铜质拉环上,让这栋中世纪建筑显现出远离尘嚣的洒脱气质。
庄园主拉尔松先生(Larsson)热烈欢迎我的到来,他拿出3瓶酒让我品尝。他开玩笑说,修道院的酒与众不同,因为它是上帝酿造的。他先请我品尝一款白葡萄酒,用白玉霓酿制,由于白玉霓果粒大而圆,并且果汁丰富,所以酒体复杂,充满回味。拉尔松说这种酒的回味度很高,有点《圣经》的感觉。我频频点头,但我不知道自己是在回味酒,还是在回味拉尔松的话。
赛威特修道院酒庄里的橡木桶不但酿造着酒,更酿造着历史。
第二款酒又递过来了,这是由一种名叫克莱雷特(Clairette)的葡萄酿制的红葡萄酒。克莱雷特是极古老的葡萄品种,早在罗马帝国时期就有记载,传说它是最早被引进法国的葡萄品种,如今也只有帕莱特地区还在种植。这瓶酒单宁强烈,比较苦涩。拉尔松说,这种古老的酒,只此一家才有。
拉尔松接着打开一款由堤布宏(Tibouren)酿制的桃红葡萄酒。颜色比一般的桃红酒要深,显出新鲜的玫红色。酒体柔爽透明,单宁果酸较重,喝在嘴里有柿子和苹果的香味。我告诉拉尔松,这是我偏爱的口味。拉尔松说我真是有口福,这款酒是赛威特修道院的招牌,正是因为它,修道院当年才会声名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