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羌族文化精华的羌寨在此次地震中很多都垮塌了。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对于今日的北川来说,羌笛今后还有没有人会吹,有多少人会吹,至今还是未知数。
“谁也没想到北川会遭此劫难。这次大地震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805件馆藏文物全部被埋,无一幸免,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专家也在地震中遇难。羌族文化这次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如果再不采取紧急抢救措施,中国羌族文化有可能成为绝响。
这种口口相传的文化可能从中国消失”,绵阳市文物局局长王锡鉴昨天面色凝重地说道。
记者走访发现,由于大量羌族文化遗址和文物在此次地震中受损严重,羌族文化传承难度非常大。
劫难:羌族文化遭遇毁灭性重创
前天在北京举行的四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抢救和保护座谈会上,与会专家焦急指出,北川地震不仅使羌族人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还使其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北川永平堡石砌古城墙多处垮塌,城门开裂、变形。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勒石村聚居遗址、克枯栈道、青坡门河坝遗址、石棺葬、无影塔等无不遭到毁灭性破坏。此外,北川羌族博物馆、羌族民俗博物馆等倒塌,大量文物和羌文化档案资料被埋或严重毁坏,对羌文化传承影响巨大。
对于羌族文化的受损程度,绵阳市文物局局长王锡鉴反复用的字眼是“毁灭性打击”,他表示:“比专家们估计的损毁程度还要严重得多。”
他解释说,北川自古是羌族聚居区,是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总人口16.9万,其中羌族人口近10万人,占总人口的近六成,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有着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羌族文化遗产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但这次大地震不仅使得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中的400多件羌族文物悉数被毁,而且大量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由于羌族文化主要靠口口相传,熟知羌族技艺的传人遇难可能就意味着很多重要的文化因子从此“断了香火”,所以羌族文化更是面临着绝响的威胁。
专家:很多被毁文物是国家级“宝贝”
据绵阳市博物馆的统计,北川在此次大地震中被埋的有国家二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121件,一般文物280余件;羌族民俗文物、实物400余件。其中,已有120多件文物去年经过认定级别后送往绵阳市博物馆馆藏,这才幸免于难。为保护羌族文化,去年绵阳市专门拨款10万元用于羌族文化遗产的收集,并倡导广大羌族群众踊跃捐献藏品,但谁也没想到,这次收集行动却导致了羌族文物的集体被毁。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泽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异常痛苦,这些文物是羌族人珍藏,流传了几代甚至几十代的家传“宝贝”,在高泽友的心中比他的命根子还要金贵。
对于这些被深埋于地下,可能永远无法重见天日的文物,高泽友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羌族的碉楼、羌寨,祭祀用的山神塔、羌族婚丧嫁娶中的服饰,以及羌族狩猎用的公弩等,至今都有1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肯定地说,这次被毁的文物很多都是国家级的宝贝,只可惜刚刚收集起来,没来得及鉴定级别,如果定级的话可能都是国家一级文物。像那把古羌族人狩猎用的公弩,3米多长,是中国唯一的一把,这次毁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了。”高泽友眼圈有些发红。
他表示,历史上,羌族从甘肃、青海等地迁移到石泉(今北川),至今四川安县以北基本上都是羌族人,北川约10万羌族人在地震中遇难了3万人左右,其他分布非常零散,羌族文化要重新繁衍广大,难度相当大。
困局:非物质文化传人大量遇难
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会羌语的长者、通晓羌族历史文化的“端公”等对羌文化的记述和传承至关重要,地震导致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遇难,对羌族文化的传承影响巨大。
他表示,地震前北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00余条,其中四川省级3条,分别为“口弦子、许家湾十二花灯、羌历年”,绵阳市级 30余条,有大禹传说、口弦子、羊皮端公舞等;县级20余条,此外还有还未申报的名录及正在申报的40余条。“北川文化馆5名正式工作人员这次地震中全部遇难,北川知名的羌文化研究专家谢兴鹏也在本次地震中遇难。而会吹羌族乐器羌笛的一名传人也在地震中遇难,现在羌族中会吹羌笛的仅剩几人,这门技艺能否传承下去现在还是未知数。
记者目击:羌族文化遗产遭毁令人痛心
昨天,记者多方周折来到已经严重受损的“永坪堡明代古军事城堡”外看到,上城、中城、下城墙体大面积出现裂缝,最深的口子达到10多厘米,由于受到泥石流的冲击,城墙墙体大面积垮塌,四周山体很多已经严重倒塌,大量泥沙就堆积在城墙边上,淹没了部分城墙。“伏羌堡明代古军事城址”的城址四面墙体部分垮塌,出现大面积裂纹,地基严重下沉倾斜,已经成为“危楼”。部分受损的墙体也孤零零地立在山石堆中。
高泽友告诉记者,该处遗址是历史上汉、羌融合的重要历史见证,明朝中叶,中央政府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在北川设立了军事要塞,并实施“改土归流”的政策,羌族也逐渐汉化。
希望之光:“抢救羌族文化”行动已经启动
北川上下紧锣密鼓地进行一场空前的“抢救羌族文化”行动。5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温家宝在北川映秀镇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要求,要保护好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的古老文化和文明。
高泽友告诉记者,他已经开始联系博物馆工作人员收集资料,并将到博物馆废墟中搜救残存的文物资料。同时,中国民族博物馆也将启动羌族民族文化抢救与保护项目。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所长葛全胜也建议,重建安置要坚持“就近安置、集中安置”原则,根据区域环境灾害评价结论,选择周边羌族相对集中、适应羌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进行安置。他们还建议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保护区”的规划建设。
“我相信,只要有人在,通过几年、几十年的努力,羌族文化传承还是有希望的”,临别时,高泽友——这个在此次地震中失去了妻子的中年汉子坚毅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