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林则徐,首先想到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那就先从鸦片贸易谈起。我们常说是罪恶的鸦片贸易导致了当时中国的国贫民弱,可是,这句话不十分准确,应该是:鸦片贸易的“扩大化”导致了当时中国的国贫民弱。因为鸦片贸易其实早在乾隆以前就开始了,只是当时鸦片当时还不是毒品,而是药材,所以进口量并不大。但是到了乾隆后期,鸦片被开发成为毒品,需求量才与日俱增,最终导致道光年间的泛滥。所以说,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和鸦片贸易量的扩大,不是因为鸦片的产量多了、英国鸦片贩子的供货量大了,而是我们的市场自动扩大了!既然需求大了,人家自然不会放过赚钱的机会。我们不能一股脑把责任推给洋人贩子,要不是我们自己的需求量增大,他们能把鸦片卖给谁去。
提到鸦片危害,无外乎两点,使中国人变成“东亚病夫”和导致白银大量外流。那么,鸦片是把每一个中国人都变成病夫了吗?显然不是。只有精神空虚、有大量闲钱和空余时间的人才有机会成为“病夫”。底层劳动人民和一般政府官员不会成为这种人,所以嗜鸦片者应主要包括:八旗子弟、赋闲的官宦子弟、军纪松散的军人。前两者本来就是国家的蛀虫,有没有鸦片都是病夫,任其自生自灭反而是好事。军人烟鬼的大量出现也被认为是鸦片贸易危害国防的证据,可是,一个国家连公然违反军纪的士兵都没办法整治,那也太说不过去了吧。所以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毒患,就要严惩这三类人中的吸毒者。这些人本来就对国家没什么贡献,而且很容易查出,所以按理说只要把他们抓出来,全部变为平民(让他们没有闲钱),问题就应该解决了。
可是问题当然没那么简单,八旗子弟都是皇帝的亲戚,官宦子弟也都有钱有势,哪个地方官敢办,他们只敢对卖鸦片的小商贩下手。那些普通阶层的“烟兵”地位不高,按说应该好办,可是清朝当时只有旗人才能当兵,普通汉人身体再好也不用,所以如果所有烟兵都开除就会出现兵源问题。而且士兵敢吸烟的大都因为军官也吸烟,这如何治得?所以当时清国烟民众多却始终无法有效管理,于是我们的大英雄——林则徐就主张大力打击鸦片贩子,这样既能救“民”,又不会得罪人(当官的),道光也当即同意。
当时全国只有广州一个对外贸易口岸,所以只要堵住鸦片从广州的入口,就能严防鸦片进入。而且既然旗人、官员、地主、军队都得罪不起,那就只好得罪远道来的英国商人了。林则徐显然不知道英国人将来爆发的能量这么大,所以禁烟时没有留下丝毫余地。可是就算英国人一直不反抗,禁烟也未必会达到预期目的,至少它不会阻止中国白银的外流。因为从明朝开始,海上走私者就一直在闽浙沿海活动,政府军一直束手无策,甚至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而广州禁烟必然导致鸦片在国内价格的升高,这就会进一步刺激海上走私行为,以当时清朝的海军很难有效阻止走私,所以国内鸦片流量未必会有本质的减少,而白银外流速度反而可能加大。所以禁烟无益于鸦片问题的根本解决,而且此举还激怒了英国人,让清国签订了首个不平等条约,更是误国。
总的来说,林则徐的出发点是好的,就是为了解决罪恶的鸦片问题,为国家着想,面对英国人的威胁,也誓不屈服。可是他的做法从长远看不会解决问题(可以预见的大规模走私),而且他销毁了几万吨鸦片不但没有“打击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反而促使其对毫无准备的清朝军队动武,鸦片贸易最终合法化了。当然,我们不能过高要求林则徐,毕竟他只是个地方官,只知道应该不让鸦片从广州进口,但不知道闽浙防走私的困难;不知道英国海军的强大;也不知道其他地方的海防情况。但是支持禁烟的道光就难辞其咎了。他是一国之主,别人可以没有全局观念,可他不能没有。当然你也可以说当时根本没有一个中国人知道英国在哪,又怎么能想到会败在他们手中,以致于禁烟无效。难道不知者真的无罪吗?当时全世界就中国人不知道英国海军的实力,难道你要人家把舰队先开过来在皇帝面前打一个“模拟战”,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底细了,再退回去和我们谈判吗。
不可否认林则徐(甚至道光)是爱国者,为了清除烟毒费尽心血。但是,他们先是不愿得罪国内权贵,不从市场入手以解决根本问题,又没有做好将来的防走私和英国海上干涉的准备,最终导致鸦片贸易的扩大,所以他也绝对是误国者。道光后来流放林则徐虽然是明显推卸责任,可也没有冤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