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 /
 
现在位置:首页 -> 真实生活 -> 麻辣俗人
陈寿与三国志
编辑:网上收集 来源:网上收集 更新日期:2008-2-22 阅读次数: 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文字 〖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少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
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为什么陈寿没有出现三国演义中?
 
    网友回答:
 
    1.陈寿只是史官而已,当时也没什么名气。不出现在三国演义中是很正常的事情。再说,罗贯中应该并不喜欢陈寿这个人,不在小说中骂他已经很宽容了!
 
    2.陈寿又不是很出名,干吗要把他写在三国演义中,他写书是尊魏为正统,而罗贯中是尊蜀汉为正统,所以他不会出现!
 
    3.只有一个原因 陈寿对于历史的进程没有产生过影响,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会产生帮助。一句话,陈寿同志对于三国演义来说没有意义。
 
    4.三国演义中文人的地位不行。
 
    5.因为陈寿不是大人物,他对“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起什么作用了吗?三国主线就是那八个字
 
     陈寿与诸葛亮有什么私怨?
 
    陈寿的父亲当初是蜀汉大将马谡手下的一员将领。街亭之战时,马谡受到诸葛亮的处罚,陈寿的父亲也受到牵连,受到了处罚,不过并没有被斩首。《晋书》之所以要写这件事,目的是说陈寿父亲虽然受到了诸葛亮的制裁,但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写诸葛亮的时候,并没有因私废公,而是秉笔直书,把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写出来了。这说明陈寿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历史学家,是值得后人敬仰的。
 
    网友回答:
 
    陈寿的父亲是陈式!大概陈式被刘禅派来助阵的,却和魏延一道误了大事(北伐),把诸葛亮惹火了。
 
    陈寿《三国志》可信度高吗?
 
    《三国志》成书之后,由于叙事过于简要,到了南朝宋文帝时,著名史学家裴松之便为其作注,又增补了大量材料。
   
    裴松之(372—451年),字世期,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晋时历仕零陵内史、国子博士等。入宋后任中书侍郎。宋文帝以陈寿所著《三国志》记事过简,命他为之作补注。为了注释《三国志》,他收集了三国时期的原始材料达一百五十多种,博引各家著作的原文,注文字数约超过原文的三倍。他注《三国志》的重点是补阙和纠谬。正如他在《上三国志注表》中所说:“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纳,以备异闻;若乃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忘;其时事当否及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
  
    裴注的最大特点,就是广采博引,极大地丰富了原书的内容。特别是他所引用的原始材料今天大部分已经亡失,幸而保留在裴注中,因而史料价值就非常珍贵。我们在读《三国志》时,一定要把裴松之的注文当作正文来读。
 
    大家对三国感兴趣的都去买一本吧,上面也说了好多疑点。

 
   
 
上篇文章: 元宵全家团圆订餐有窍门
下篇文章:到最后的海上乌托邦巴拉望
相关文章:
  • 海南成中国最热旅游目的地
  • 中国古代人吃饭变迁史文献
  • 2021年中国的旅游向内发力
  • 第一批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城
  • 中国兴起新秘境之旅皆精彩
  • 年底将设立国家公园的名单
  • 国家文物局推百项主题展览
  • 香格里拉入全国县域游百强
  • 泰国前五月入境游下降六成
  • 中国最大[西湖]内蒙古发现
  • 阅 读 排 行
    推 荐 阅 读
    最 新 专 题
    推 荐 广 告
    耍游网 Copyright 2008-2020 版权所有 http://www.suay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