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九寨沟黄龙的水量一度减少,引发“过度开发正毁灭九寨黄龙”的质疑,“退化说”甚嚣尘上。我省100多位专家历时3年多,终破解九寨-黄龙景观成因及演化规律。昨日,省地矿局总承担的“九寨-黄龙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领奖归来的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李前银表示:九寨-黄龙美景不会退化,更不会消失,“缩水”是气候因素造成。
表现症状 九寨水量减少海子萎缩 “九寨黄龙近年来的表现症状尤为明显,也让人忧虑,这也是促成这次九黄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研究的原因。”昨日下午,省地矿局副总工程师、九黄课题组副组长李前银感慨地说。3年前,他和100多位专家被推上会诊台,诊疗对象是世界级景区——九寨-黄龙,社会上流行的“退化说”让它们必须接受一次最权威的“体检”。
李说,近年来,九寨持续出现水量减少、海子萎缩现象,甚至丰水期的9、10月份,海子水量也呈下降势头;黄龙景区出现钙华滩流和彩池边石坝发黑,局部景观甚至出现开裂、坍塌迹象。这引发了种种质疑,认为九寨-黄龙正在急剧萎缩,总有消亡的那一天,“退化说”及对游客破坏九寨-黄龙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质疑不断,九寨-黄龙的命运受到了普遍关注。
全面体检 摸清九寨-黄龙演化特征 李前银说,九寨黄龙是他眼中最美的地方,没有一个地方能比。当他接过这一重大任务时,心里也不免为九寨-黄龙的命运忧虑。为回答“退化说”这一敏感问题,也为了彻底弄清九寨-黄龙缩水、发黑的原因,专家对九寨-黄龙进行了地质生态方面的全面“体检”,首次摸清了九寨-黄龙景观的水系统构成及演化特征。
九寨沟存在三大漏失段 专家通过对九寨沟景观水超过1年的监测,查明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三水时空转化规律,查明了长海、熊猫海、犀牛海等重要水域的特征,首次测出长海的库容量为4600万立方米,并认定它是整个九寨沟景区的调节水库。
“保育研究”小组将九寨景区划分为长海则查哇沟、日则沟、树正沟三大系统,并首次提出九寨沟景区存在三大漏失段,“箭竹海到熊猫海这一段,渗漏量每秒3-4立方米,熊猫海每秒达到0.448立方米,要是能保证箭竹海入口水量大于4立方米每秒,熊猫海的高瀑布就能持续展现。”李前银说。
黄龙变黑属“局部变化” “比起九寨沟,我发现黄龙的水漏失更为严重,从黄龙水源头出来,也就不到100米,水源整整漏失了1/5!那时是9月份,但为什么从五彩池出来,还没到索道人行桥入口处,沿途往下水就没了?我们必须知道,景观水究竟到哪去了?”李前银一路追寻水源,以前在接仙桥发现有漏水的左出口,流量达100升/秒,他首次发现了隐蔽的“右出口”,从而首次认定了黄龙景观水的第一个转化带。
专家发现,来自深层的“碳酸盐岩溶上升泉”正是黄龙钙华形成的源泉,黄龙以钙华彩池、钙华滩流、钙华瀑布和溶蚀洞穴四大类型,首次按演化过程划分为成长区、平衡区、衰退区和历史退化区。
“我们首次得出核心景区降水变化有19年的变化周期,而彩池石坝要近300年才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可以长高1米,而整个钙华景观是3万年地质变化形成的。目前,黄龙有钙华变黑、开裂和坍塌都是相对稳定期内的局部变化,而真正钙华衰退、消亡加速的,应该是破坏钙华完整结构和水流状态。”李介绍。
找到病根 水资源减少不是因为游客多 李前银总结说,经过100多位专家3年的努力,可以肯定地说,九寨-黄龙处在演化周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近年来水量减少和景观发黑的衰变最大“病根”是降水量周期性波动,“可以大胆地说,九寨黄龙没有退化,也不会消亡。”
李告诉记者,九寨水系统变化大周期是50年,小周期为3年,年内也有明显季节变化,近20多年来九寨景观水体的变化主要是因为气候,来自南海、西太平洋进入九寨沟的偏南风水汽输送显著减少,是7月及全年降水减少趋势的主因;现在没有科学证据表明游客人数的增加直接导致了水资源的减少。“但景区旅游活动可能干扰九寨的局部小气候,可能扩大地块上的气候变化。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近期九寨出现严重干旱、海子大部分干涸的可能性很小。”
黄龙景区同样受降水波动的影响。目前,核心景区水循环地表水漏失严重,五彩池-接仙桥水流到马蹄海便可以漏失,这种现象,虽然是地质上的景观演化,但这种水流漏失,不仅会影响水循环转化段景观发育的差异,更严重的后果是会使水流覆盖的地方不断收缩后退,进而导致景观 “减色”。但值得欣慰的是,最近黄龙水资源的减少趋势已有所缓和。李前银透露,目前黄龙正处于变化周期中的暖期,未来的7年,黄龙仍会偏暖,年降水量会开始增多。
对症下药 九寨沟每天接待19077人为最佳 专家动用了遥感、年轮测定、声纳技术、高精度地形测量、钙华沉积速率监测、数学模型等多种先进的科技手段对九寨-黄龙进行了反复会诊,在105万字的单子中开出了“药方”。
专家发现,旅游会一定程度干扰九寨沟和黄龙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景区公路对周边生态系统影响大,但旅游栈道对植物多样性影响不大。专家通过对长海、五花海等环境容量的对比,首次测算出九寨沟景区的日最佳接待人数,数据更是精确到个位数。据测算,九寨沟生态环境容量为26200人/天,旅游空间容量为31954人/天,服务管理容量为23684人/天,用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确定的最大接待能力是22954人/天,最佳接待容量是19077人/天。
专家建议说,九寨和黄龙景区要加强对地表水渗漏的试验、监测工作,结合已建成的监测系统全面开展监测工作,做好监测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随时掌握景观水的变化和趋势。
对于黄龙钙华变黑现象,景区最重要的是保护好钙华堆积体的完整结构,以及维护好有利的水系统流态,要对黄龙的局部边石坝进行维护,在冬天冰冻期和解冻期,要派人对钙华边石坝进行巡查,对出现变形、破坏的边石坝,要及时采取维护和加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