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年为止,成都放映电影的历史,则恰好为102年。最初,成都电影大都是在茶铺放映,后来才逐渐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电影院。
成都解放前的老电影院名录,如:智育电影院,现王府井商场所在地;蜀一电影院,解放后为工人电影院;新明电影院、大华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即后来的人民电影院,现在的西南影都所在地;国民电影院,即现在的解放军电影院、锦屏电影院,即后来的四川电影院······
最早的电影院
据文献记载,1904年(光绪30年)12月9日,成都创办了《成都日报》,在当天的《成都日报》上,刊登着一则广告:“在新街后巷子(即现在春熙路三益公背面)华昌公司放映电戏。”文中的“电戏”即为电影,华昌公司便是有据可考的成都第一家电影院。
当时还是无声片时代,华昌公司所放映的电影大多都是一些短记录片。票价也很贵,一张票要卖5角(半个大洋),而当时一个半大洋差不多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用。但因为是新生事物,而人都有先睹为快的心理,所以总是场场客满。
到了1909年,玉带桥有一家茶铺也开始放电影,白天喝茶,晚上放电影,票价还是5角。据说当时放电影还有个笑话,由于人们对电影这个新鲜玩意儿还缺乏认识,所以每次放电影前,都要用水把幕布泼湿,说是为了防止被放电影发出的光点燃。
一直到1924年,成都才出现了第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封闭式电影院,新明电影院,就在当时的春熙路锦华馆,从此电影才有了日场。后来,新明电影院迁到城守街,解放后改为青年宫电影院。
以前看电影时,可边看电影边喝茶。在电影院翻板椅子的背后,都有用铁丝缠绕的托架,可用于摆放茶杯,而且还有专人为观众掺茶。一边喝茶,一边吃爆米花,一边看电影。起初还不兴座号,先来的坐好位子。如果想图经济实惠,还有站票可买,票价只需要2角。
最有人性化的惯例是“中场休息”,90分钟的电影,中途必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观众可利用这段时间上厕所,也可以到电影院的休息室中翻阅电影海报。
解放后的老电影院
解放后,成都的电影票价逐渐降低,新片一般为0.25元,二轮片则为0.2元,这个价格从1950年代持续到1980年代,一直没有变动。在1950年代,0.25元的票价算是贵的。
上世纪50年代,成都的坝坝电影最火暴。当时文化宫的坝坝电影放得最多,每次都是人山人海,上千人观看一场电影。去晚了,就只好看反电影———从银幕的背面看电影。坝坝电影一般都免费,但有时也会收费,票价一般只要2分钱。
除了文化宫外,人民公园、望江公园、成都市各个区的文化馆,以及各大学,都要放坝坝电影。
1965年1月1日,成都人民电影院首映了第一部彩色宽银幕电影———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
“1972年是成都电影放映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成都电影院从此真正进入了彩色宽银幕时代。”因为这一年9月,人民电影院放映了引起轰动的彩色宽银幕电影《卖花姑娘》(朝鲜)。
从1950年代一直到文革前,成都的电影市场一直很繁荣,除了国内的优秀影片外,还有很多好看的外国影片。但到了文革时期就不同了,电影市场不再是百花齐放,具有可看性的影片乏善可陈。
对于这种状况,成都当时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枪枪炮炮,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
还有“电影院经济”现象。在那个时代,看一次电影就象是过节一样,所以一个电影院就可以富一条街,哪怕是一条小街。比如城守街,因为有个青年宫电影院,街上的糖果店、点心店、干杂店、小餐馆等小铺子,生意都很好。电影院附近卖甘蔗的,常常会在甘蔗上车出当红电影演员的名字,如“白杨”、“秦怡”、“王心刚”等,以此总能招揽到不少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