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现在还在筹备五一黄金周的旅游计划,那不妨先放一放了。来自国家旅游局的最新消息称,国家部门将在本月底下月初正式公布明年的黄金周放假方案,届时,外界所关心的诸如“明年的黄金周是否作出调整”、“3个黄金周是否都保留”等问题都将得到解答。
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黄涛也透露,根据他们所掌握的信息,明年的黄金周放假将会调整,五一黄金周将被取消,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个传统节日将各休息一天。
国家旅游局相关官员曾在国庆黄金周后表示,有关部门对现行的休假制度进行调整是必定的,各部门经调研得出的具体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只待依法律程序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而《人民日报》昨天用一整版刊登了“黄金周制度改革”专题,详细披露了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指出,目前我国长假制度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来看,成本大于收益,因此有必要对其作出调整。
“风雨欲来风满楼”,取消黄金周似乎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市民“奢望”:
黄金周仍保留 传统节日加假
每次黄金周刚刚过去,不少出游的市民就会抱怨“花钱买难受”。但真正要取消黄金周了,许多市民还是表现出了依依不舍的心情。昨天不少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市民表示,黄金周对于他们而言,意义更多的是探亲访友、逛街购物、休养生息,并不是疲于奔命、外出旅游的“烧钱周”。对于他们而言,希望能够保留黄金周,并增加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假日。
长假不“烧钱” 家中自逍遥
叶巧英在芳村一间公司上班,与以往的黄金周一样,今年国庆7天假期,她不是约朋友吃饭、看电影,就是在家吃饭、玩游戏,7天时间过得逍遥自在。
“如果要取消黄金周,我举双手反对,”叶巧英说,“其实黄金周并不全是旅游。除了黄金周之外,单位会有20天左右的带薪休假,想去旅游的话完全可以利用这20天。对我而言,黄金周就是一个假期,在7天长假中,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见一些平常没时间见的朋友。”
不过,也有不少市民因为平时非常忙,单位根本不可能给他们放假去旅游,只能趁黄金周法定假期匆匆出去玩。对于他们而言,取消了一个正值春暖花开的黄金周更是“大件事”。广州一名公务员小李就大叹遗憾:“只有黄金周才有时间跑出广州,虽然景点人山人海,但总好过浪费七天长假不能看山水埃”
多数旅行社建议保留黄金周
本报曾在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委托中国人才热线针对各行业员工进行了“是否应取消黄金周”的问卷调查,共收到2000份回执。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反对取消黄金周。
记者发现,多数市民“力挺”黄金周的主要原因是,将假期分散到每年的3~5个长周末后,没有一个集中的休息时间,2~3天内很难一下子进入休假的状态。
与多数市民“力挺”黄金周一致的是,不少旅行社和景区景点认为取消黄金周不如引导。“广之旅”董事长、总裁郑烘表示,经过十多次黄金周的洗礼,旅游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已经慢慢从原来的非理性、盲目的状态,进入理智型消费,错峰出游、自驾自助出游、选择线路避热趋冷、出游张弛有度日渐成为新的消费习惯。
广东铁青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黄金周给人们和亲戚朋友结伴出游的机会,不应该取消。而应该从消费观念、方式、产品、价格等方面来引导旅游者如何玩得健康,休息得更好。
不过,也有旅行社认为应取消黄金周,“取消黄金周对旅行社、游客都好,”广东中旅新闻发言人王坚直言不讳,“选择带薪休假等方式,游客出游花费少了,旅游体验却增加了;对于旅行社,也不用在黄金周时面临导游不够用等窘境。”
假期不够用应增加传统节日
公司职员耿小姐不仅坚决反对取消黄金周,还认为应该延长黄金周的工作时间。因为一般假期的前一两天很难进入状态,买不起飞机票要坐火车来回折腾,需要三天,假期最后一天的时候也要做好节后工作的准备,因此她认为即使7天的黄金周假期也还是比较短的。
耿小姐还认为,不管五一黄金周保留与否,都要增加中国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端午节和清明节,这样既可以弘扬了传统节日,又可以让更多的人常回家看看。
黄金周前世今生
1999年
中国开始实施黄金周长假制度
此后几年
相关部门讨论取消其中两个长假,但由于争议过多而维持现状
2004年
国家旅游局表示,短期内不改变黄金周长假制度
2004年2月27日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建议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取消黄金周,强化春节长假
2005年6月
中央部门发布文件详细说明增设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节的重要性
2007年1月22日
国家发改委到人民大学听取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意见
2007年2月
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法定节假日调整呼之欲出
新华社发表长文深度分析黄金周调整的政策背景
据新华社电 黄金周景区“爆棚”、呼吁推行弹性休假、增设传统节日为假日……近年来,关于长假制度的一些议论与建议不绝于耳。国家法定节假日如何调整才更科学合理?
记者近日从权威部门获悉,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意见,已要求相关部门对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进行调研论证,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有望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广大市民有望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
黄金周不堪重负,调整势在必行
1999年,国家对原有的法定节假日安排进行了调整,将“五一”“十一”放假天数由原来的1天和2天增加到3天,并通过调整前后周末休息时间,形成了春节、“五一”“十一”三个连休7天的长假。
1999年“十一”,当第一个黄金周试探着走来,人们想象不出会在7天内有2800万人次“全国大巡游”。而今年“十一”黄金周,中国接待旅游者1.46亿人次。由于经济形势向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黄金周让中国人创造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季节游”。如今每4个居民中,就有1个在黄金周期间出游。
从第一个黄金周实现旅游收入141亿元,到今年“十一”黄金周达到642亿元,我国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然而,在经历20多个黄金周后,人们也不断审视着它的疲态:交通“超负荷”、景区“超负荷”、服务“超负荷”,庞大的人口旅游基数,让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等著名景区的接待量不断超过最大或最佳接待容量……
“黄金周的问题要一分为二地看。我们在盯着黄金周带来的旅游收入账时,也要算算因景区‘超载’而带来的损失账。”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认为,黄金周设立的初衷是着眼于假日经济做文章,通过长假促进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但如今黄金周的含金量正在打折扣。
据他分析,旅游业不可能完全满足黄金周“井喷”式的出游,消费者得到的服务质量势必下降。集中式大出游,旅游景区不堪重负,对历史人文自然景观的破坏比较严重。长假期间消费过于集中,也给旅游等相关企业活动安排带来较大困难。
增设法定假日,重视中国传统
在北京某杂志社工作的刘兴说,一名韩国留学生曾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你们中国有中秋节吗?刘兴告诉对方当然有,可对方满脸疑惑地问,那你们这天为何不放假呢?因为这天在韩国是要放假的。
“目前我国的法定节假日中只有春节一个传统节日,法定节假日安排缺乏中国特色。”随着春节、中秋节等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期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认为,将传统节日变为法定假日,是对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有效方式。
针对有人担心黄金周一旦调整,人们的休息时间将会减少的议论,蔡继明教授表示:“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可能增加而不太可能减少。既有长假,又有短假,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旅游时间、地点和方式,这应当是当前假日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