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成都最大的缺点是少太阳,不好听的话头是“蜀犬吠日”,有一定道理,也因此养成了这里人们爱聚拢在室内活动的习惯,反正外面也不灿烂,在屋头坐着还热闹一些。正如谚语说的“头上青天少,眼前茶馆多”。过去城市内外,凡大街小巷,大、小茶馆随处可见,也是“锦城一绝”。不过这几年城市改造的步伐太快了,日新月异,很多街边边上的茶馆转眼就不见了,心里挺遗憾的。还有说法是,“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现在茶馆和麻将并列成了成都市的风景线,有人统计每天有二十万人泡在茶馆和休闲场所里。
成都茶馆的格局和气氛与其他地方的茶馆比较很有差别,说它是属于“下里巴人”类型的吧,它也都设有雅间,可供各类人等消费。四川作家陈世松写了一本书《天下四川人》有比较,他介绍北方茶馆是高方桌长条凳提梁壶泡茶,正襟危坐,喝得累人寡味。川东一带,喝老荫茶,一根根的长木板凳,纯属喝水解渴歇口气的,是“无茶无座”(成都人不认为老荫茶是茶)。南方的茶馆装潢华丽,待客以自制的点心为主,是“有座无茶”。成都的茶馆“有座、有茶、有趣”。我也有同感,这里的茶馆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一个“俗”字,不是庸俗,是通俗,是民俗,是俗的安逸。你看,那桌子椅子都是几千年人体工程学的光辉成果,竹制的扶手椅完全符合人的关节屈伸,但是又不像沙发或躺椅那么会使人昏昏欲睡,而是让你舒适的呆上一整天也不疲倦。就是那竹椅本身,也是四川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要想领略老茶馆的味道你可以到公园的河边边上的茶铺去。最好的地方是都江堰的南桥边上,那里人多,风景好,河水、大树、茶座、小吃一应俱全,随时随地热闹非常。
在成都的茶馆里,人们的坐功可以自然的增长,所以“泡”字就成了茶馆的灵魂。过去泡茶馆的故事我就不说了。现在茶馆里的内容和故事尽管没有上个世纪那么丰富,也还是很有味道的。正所谓“杯里乾坤大,茶中日月长”,小茶馆大社会,这里汇聚三教九流之客,容留南来北往之风。茶馆的社会属性/十分复杂,到此的人群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有雅俗共赏之意。生意人在此可以谈生意,退休者在此可以磨时光,朋友们到此可以叙旧情,恋人们到此可以诉情怀,家人们到此可以乐融融。
成都茶馆最有特色的是茶博士,其实就是掺茶跑堂的。唐代《封氏闻见录》:“茶罢,命奴子取钱三十文酬茶博士。”四川的茶倌掺茶技艺高超,还有许多绝活,前些天还有外地的几个女子到成都打擂比武,据说打了个平手。他们摆茶船,放茶碗的动作一气呵成,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的风车斗转,他是先把壶嘴靠拢茶碗,然后猛地向上抽抬,一股滚水向直泻而下的水柱冲到茶碗里,再然后他伸手过来小拇指一翻就把你面前的茶碗盖起了,那手法硬是叫绝。他们表演的花样有什么“苏秦背月”“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让人眼花缭乱。技术高超的可以扭转身子把开水注到距离壶嘴几尺远的汽水瓶里,刚好灌满,外面点滴不留,和古文里那个卖油翁的技术不相上下;他们生活在茶馆,接触社会各阶层,见闻广博,知识面广。城市里的道路交通、新闻轶事他们都晓得,因此被茶客呼为“茶博士”。如今在全国各地打工的四川茶博士很多,不过他们靠的主要是一手掺茶技艺,而不是博学多识了。
一般准备到茶馆里“泡”上半天一天的人物,都是喝二花、三花的老顾客,就是二级、三级花茶。因为花茶是老茶叶加上茉莉花熏制的,不但价格便宜,三五块钱一碗,还经得起长时间的浸泡,你就是坐在那里喝上一天,茶铺也是笑脸侍候,你随时可以大声的吆喝“掺茶”……“来了,没注意,先生对不起了”……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现在成都茶馆的茶具也发展了,因为有一些要享受阳春白雪的老板们到茶馆谈生意,要坐包间,喝几十元一杯的高档茶,而高级茶叶讲究个美观高雅,于是茶馆里就有了水晶玻璃杯子。点上一杯雀舌,那茶叶被水一冲,立刻厚厚地浮在水面上,好像一群要伸出头的小鱼苗,慢慢地它们又一个一个直立着沉下去,立在杯子底下一层,一看就是好茶。老板们喝花茶要喝“碧潭飘雪”,玻璃杯子上面飘起一层白白的茉莉花,杯底铺着一层嫩绿的茶叶,看着都爽心悦目,喝到嘴里香纯浓郁。还有近年发明的“青山绿水”,就是过去农民喝的野茶——苦丁茶的嫩叶制作的,如今成了高档的饮料,也要用玻璃杯子承装才有碧绿味道。我还听说,有一个生意人,过去租写字间办公,每月几千元的租金,后来他到茶馆里开了个雅间,在那里接待客人,每天支付茶钱就行了,还有人伺候,你说这成都人精不精明?
成都的茶馆热闹,卖瓜子,卖花生,掏耳朵,擦皮鞋,舒筋骨,搓麻将,打长牌,谈生意,闷瞌睡,写文章,百业千行都对茶铺情有独钟。四川人偏要挤到一起到茶馆里找感觉,所谓“闹中取静喝杯茶去,忙里偷闲拿杆烟来。”成都人的消遥派头可见一斑。
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每到考试以前,我就到茶馆里去背书,效率特别的高,回回考高分。我这个窍门没有告诉其他同学,有点私心,想来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