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常规划:灾后40天完成一年规划量
地震来袭,都江堰、彭州、崇州、大邑城乡严重受损……成都市城乡规划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怎么办?昨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五次专题新闻发布会,市规划管理局局长张樵透露,成都在40天内完成了按常规要一年才能完成的规划任务,投入接近600人次。本月底,灾区重建规划即可初步完成。
如此大的规划量已经超出了市规划局的承载能力。为此,他们组织协调了包括同济大学在内的20家国内一流规划设计机构无偿参与。全体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编制,重建规划已初见成效。
关键词:非常进展
成都速度:
灾区重建规划月底初步完成
灾区城镇、农村、风景区涉及面广,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分类规划、分阶段规划显得尤其重要。目前,这些规划编制的进展如何?思路是怎样的?张樵一一进行了详解。
“两阶段”:规划进展都很顺利
成都市的灾后重建规划将分两个阶段进行,即临时和过渡安置规划和重建规划。其中,最为紧要的临时安置规划目前进展顺利———从5月14日至25日,成都完成了14万户受灾群众,共162个临时和过渡安置点选址、规划设计工作。目前,规划正在实施当中。
从5月25日起,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全面展开。规划部门按照都江堰城区和受灾市(县)乡镇、农村及风景旅游区四个部分分别组织规划,同时对全市城镇体系规划进行完善。
目前,都江堰青城山、向峨、大观、虹口,彭州市红岩、葛仙山、桂花,崇州市街子、三郎等9个乡镇的重建规划方案业已完成,其中17个村规划移交建设。
张樵介绍,除受损严重的银厂沟专项规划需在年底前完成外,其余灾区重建规划方案都将于7月31日初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