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受损
月亮湾城墙遗址轻度受损
昨日早上,记者赶到位于广汉市鸭子河畔的三星堆遗址,采访车穿过一片广袤的田野,沿着一条整洁的沥青路来到月亮湾城墙遗址时,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正率领一批修复人员走进一个巨大的玻璃房内。
三星堆遗址共有东、南、西三面城墙包围,北面没有城墙,但有一条宽阔的鸭子河作为天然屏障。月亮湾城墙就是被外城墙包围的古皇宫城墙的一段,长约400米,宽约50米。站在月亮湾城墙遗址保护馆的顶端向南望去,高出地平面约2米的一道“绿色长龙”镶嵌在绿油油的水稻田边,城墙遗址上长满了蒿草。如果不是专家介绍,谁也想象不到这个土垄在3000年前为保护古蜀皇室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
遗址馆是10多年前从月亮湾城墙最北端切开的一个宽约4米的剖面。进入这个原本就没有对游客开放的遗址馆内,64根双排木柱搭建了一个长长的“走廊”。走廊上空则是厚厚的玻璃,两边还留有通气孔。“这个长廊对剖开的古城墙起了防晒、防雨、防风化的作用。”这个城墙的主要材料只是常见的泥土和沙土,局部采用卵石垒筑和支撑。但经过了3000多年的历史长河,外表依然十分牢固,少有溃滑、坍塌的迹象。但位于剖面中部的两边城墙体内,在这次地震中还是造成了一定的损坏。有一堆泥土从墙体上端被震落,凄凉地躺在木地板的走廊上。还有几处墙体出现裂纹。
维修2号馆青铜器逃过一劫
三星堆博物馆目前共有1号、2号两个展馆,由于2号展馆在地震时正处于维修阶段,展馆的青铜器文物全部都装进了仓库,因此在地震中逃过一劫,无一件受损。但1号馆内的陶器、玉器、青铜器等文物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两件展出的陶器文物被震落摔破,目前已经收入仓库,正等待时机进行修复。
镇馆之宝“青铜神树”没被摇倒
在1号馆内,有“镇馆之宝”之称的“青铜神树”,于1986年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通高396厘米。青铜神树是三星堆青铜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也是世界同时期青铜文物中体量最大的一件。通过地震当时的监控显示,青铜神树当时不停地摇晃,但由于神树被一根银色钢丝绳牢牢地固定在玻璃罩内,底座也用牢固的螺丝钉加固在大理石底座板上,所以在8.0级地震中没有倒下。但事后经过检查发现,还是有部分钢丝绳被摇松了。相对青铜神树,相邻的高169厘米的“摇钱树”受损要严重一些。经过事后检查发现,摇钱树上的“树叶”有些被摇得偏离了位置,整棵树也偏离了垂直直线。
B 修复
物理化学结合加固月亮湾城墙
昨日上午,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率领一批修复人员进入月亮湾城墙遗址馆,先是将部分有可能脱落的城墙墙体泥土加入加固剂,进行渗透加固。然后用22根钢管搭建成X形架子,用木板、砖头、塑料、泡沫等物品将两边的墙体顶牢,防止余震造成墙体坍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施工,月亮湾的城墙显得更加牢固了。
鱼线固定陶器不影响参观
在1号馆内,加固人员将有可能被余震震掉的陶瓶形杯、陶小平底罐、陶鸡、陶猪头勺把、陶鸡头勺把、陶双面猫头鹰、陶猫头鹰、陶狗等50余件文物,用细如发丝的银色鱼线绕紧,固定在基座上。还有部分陶器文物加上了有机玻璃底座,即便是再遇到余震,也不会因此而错位,被摔破。博物馆相关专家说:“这些鱼线虽然很细,但很有柔韧性/。在摇晃中既不会对陶器造成损坏,也不会影响参观效果。”
体高重心也高的青铜神树,也重新加固了。记者看到,加固人员已经把外面的玻璃罩打开,爬上木梯,利用仪器精确地校对钢丝绳的加工角度和力度。因摇钱树的部分树叶被摇得偏离了位置,加固人员不得不将树叶一片一片地取下,重新矫正后再安装上去,然后才用钢丝绳进行固定。“就是再来几次7级地震,这些文物也不会受到丝毫影响了。”
改方案国宝的罩子由固定变活动
正在重新装修的2号展馆青铜馆内,记者注意到,博物馆已经重新修改了装修方案。国宝级文物青铜纵目面具的展台,原来的玻璃罩是固定了的,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必须用坚硬的锤子将防弹玻璃敲碎才能将文物转移。地震之后,三星堆博物馆及时调整了装修方案,将玻璃罩改装成电子控制的活动玻璃罩。即便是遇到突发事件,安保人员可以在两秒钟之内,启动开关,将玻璃罩摇起,从容地将青铜纵目面具取出来转移到安全地方。
C 回忆
地震时游客被迅速撤离到馆外
三星堆遗址于1929年被偶然发现,1986年遗址内两个大型祭祀坑的发现,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最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之一。自1997年10月三星堆博物馆建成开放之后,这里的游客一直络绎不绝。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地震发生时,1号馆内仍有数百游客正在参观。记者昨日调出事发当时的监控录像看到,先是青铜神树不停地摇晃,然后就是不少保安人员立即从数道门口快步跑进馆内,组织惊慌失措的游客们迅速从安全通道撤离到馆外的空地上。“我们博物馆对应急机制的方案制定得很严密,每年都要演习几次。一旦遇到各种危险或者突发事件时,我们的安保人员都会第一时间将游客疏散到安全区域。因此在三星堆参观,是相对比较安全的。”三星堆博物馆宣传部长李健自豪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