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地震科技工作者的眼光审视汶川大地震
陈顒,江苏宿迁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曾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所长、中国地震局副局长、IASPEI地震预测和灾害委员会主席等职。
图1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四川中部的平原和高山交汇处
图2 汶川大地震后,发生了数百次余震(图中小方块所示),它们沿东北方向排列,延伸300多km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附近(北纬31.0°,东经103.4°)发生8.0级地震。地震发生的地方是平原和高山交汇处(图1),山体呈北东走向,而余震的排列顺序就沿着这个走向(图2),说明这极有可能是一次和构造相关的构造地震,是因为断层活动引起的地震。
1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
图3 汶川大地震产生的地震波在20 min内传遍全世界
图4 汶川地震破裂过程中能量辐射分布图(刘宁、钮风林等提供)
最大振幅(面波,7 cm);相应的震动频率:两个主要成分为20 s、5 s周期
汶川距北京 1530 km,地震面波传播所需时间约500 s。北京地震台在地震发生约8 min记录到了汶川地震产生地震面波的到达(图7)。汶川地震发生在14时28分,而北京高层建筑居民感受到的震动的时间则是14时36分。北京地面震动的(双)振幅约7 cm,震动周期主要集中在5 s和20 s两个频率段;由于震动频率较低,这种震动不易被人察觉,但一些高层建筑的自由震荡频率很接近这两个地震波的频率段,因而容易感到地震波的到达。
图8 德国GRA1台站所记录到的唐山(上图)和汶川(下图)两次大地震的波形图
唐山地震(震中距=70.417°),汶川地震(震中距=68.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