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时以内,只用第一次刷卡的费用便可任意换乘市区内公交车——昨日,成都的这项惠民措施正式开始实施,市民乘坐公交车比原来更加实惠,“比原来划算多了。”
据了解,目前成都市大约有150万人持有公交智能卡,日均刷卡量近百万人次,该项优惠措施将使成都市公交集团每年减少上亿元的收入。事实上,成都的公交刷卡时坐本来就很便宜:高档车1元,低档车0.5元。显然,这又是一次让利于民的政府举措,公交集团因此减少了收入,政府因此而增加了财政补贴。但这一举措的社会效益是明显的:它的实施不仅可减少市民公交出行的总支出,也有利于增强公共交通吸引力,对城市的发展、环境保护、能源节约都是有益的。可以说,实施这一举措实现了市民与城市的双赢。
这些年来,政府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费了不少心思,各方专家学者也纷纷为之献计献策:有地方尝试准备限制老年人在上下班时段使用“优待证”乘车,以缓解交通压力;一些专家倡议用收拥堵费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有官员建议提高普通市民使用家庭轿车的代价,如花钱买牌照、减少停车场地但提高收费标准等……一直以来,城市管理者的决策思路总是以“限”字当头,这显然无益于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
譬如,高价拍卖汽车牌照不仅提高老百姓买车的成本,也与国家的相关法律相悖,还会影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譬如,在公路上行使的小车中,公车与私车的比例为四比一,如果提高了小车的使用成本,不仅会提高老百姓的出行成本,也会提高公车的使用成本并转嫁到公众身上;限制老年人使用“优待证”乘车,则明显是牺牲老人切身利益与法定权利的“馊主意”……在我看来,这些“限”字当头的举措不仅无益于城市的发展、环境保护、能源节约,而且还会沦为与民争利的工具。另外,试图以牺牲老百姓利益来实现城市发展或政府利益,也是不厚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