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CPI上涨8.7%;国际油价10日创出每桶108.17美元的盘中历史新高;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逼近7.10关口——这三组数据为我国未来的宏观调控政策选择带来了难度。
是否加息存在争议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平抑我国目前强劲的物价上涨动力,加息变得紧迫。
然而考虑到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以及美国加大降息力度,中美利差扩大使中国可能面临着热钱大幅流入,流动性/更加过剩的危险,这样又将与平抑物价的初衷相违背。
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鲁滨认为,我国应对物价上涨的根本途径应是控制总需求。而要控制总需求,加息不是很好的选择,有可能导致调控过度,严重可能导致经济滞涨。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行票等数量型的货币调控手段更适合目前的经济形势。”胡鲁滨说。
物价上涨压力很大
“估计一季度国际油价还将继续高涨,这给我国物价上涨带来很大压力。从2月份CPI数据看,除了食品价格,国际能源原材料价格传导至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进而成为了推动CPI上涨的重要因素。”长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冒余说。
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
对于人民币要不要升值问题,胡鲁滨认为,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早已消化,热钱大增的空间已经不大,“在目前通胀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应该是处在一个较好的条件下。”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李慧勇预计,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将明显加大,幅度达到8%-10%。快报记者 薛黎
全国CPI同比上涨8.7%
据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最新统计,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春节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7%。
其中,城市上涨8.5%,农村上涨9.2%;食品价格上涨23.3%,非食品价格上涨1.6%;消费品价格上涨10.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1月份上涨2.6%。
公司里热饭的微波炉前排长队
CPI是啥?准确的解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随着CP1越来越高,无论是退休后每天买菜的老大妈,还是写字楼里风光的小白领,都会发现:东西越来越贵,钱越来越不“值钱”。于是,CPI成了一个流行词汇。在它面前,精打细算的人多了,整天去餐馆的人少了。
CPI啥意思?老太太都知道!
要是在两年前,有人问CPI是什么?你可能答不上来。但是今天,几乎随便找个人,都知道CPI意味着啥。
施阿姨快60岁了,来自安徽农村,在南京当保姆。昨天,记者在羊皮巷菜场门口遇到了她。对于啥是CPI,她说:“我识字不多,也说不明白CPI究竟是什么。但我天天买菜,就觉得这菜价、肉价一天一个样,于是经常会跟雇主说起。”一说菜价涨,雇主就爱说CPI。于是,连施阿姨都知道了:“菜价一涨,CPI就不会低;CPI一高,就是物价高了。”
带饭的多了 微波炉前排队
去年以来,大饭店、快餐店、小餐馆,甚至是早点摊都在涨价。
市民程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全家人经常到外面吃,“现在饭馆的菜都贵了不少。以前一家三口在家门口的小饭店里四五十块钱就能吃得不错,现在没有100块下不来!”
一般来说,白领应该是花钱比较大方的一群人。可是现在有不少白领开始省吃俭用,掰着指头花钱了。
最近,公司职员吴**小**姐每天上班手上总是多提一个袋子,里面装的是当天的午饭。“以前都是同事们一起到公司附近的小饭店吃,AA制。”可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吴**小**姐感觉到在外面吃饭太贵了。无奈之下,就决定每天带饭到公司来。
几个月下来,吴**小**姐发现,公司自带午餐的多了不少。她笑着说:“现在,每天公司里热饭的微波炉前都排长队,我常常11点半就要过去抢位置。”
揣着100块“不敢”进超市
除了“不敢”进饭店,现在不少人也变得“怕”进超市。如今,超市里的方便面、食用油、牛奶,甚至是饮料和酱料都在涨价。难怪有市民笑称:“揣着100块钱都不敢进超市。”
昨天下午,在新街口沃尔玛,记者遇到了市民李女士。买单时,记者看到,李女士买了一桶金龙鱼食用油、一袋卷纸、一袋洗衣粉和一些饼干、零食和水果,一共花费了将近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