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耍游网 BBS!天府美食,时尚成都,四川风景 (http://www.suayo.com/bbs/index.asp) -- ◇.5.12震后生活.◇ (http://www.suayo.com/bbs/list.asp?boardid=33) ---- 晚期强余震和超晚期强余震 (http://www.suayo.com/bbs/dispbbs.asp?boardid=33&id=19731) |
-- 作者:耍三年 -- 发布时间:2008-06-25 10:48:03 -- 晚期强余震和超晚期强余震 张晓东特别指出,说余震将持续两个月,并不是说此后就不会再发生余震了。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有的地震存在发生晚期强余震和超晚期强余震的可能。晚期强余震是指在一般的余震持续时间过去以后,距离主震时间比较长的阶段里,发生的比较强的余震。而时间更长,例如几年之后发生的强余震叫做超晚期强余震。 |
-- 作者:耍三年 -- 发布时间:2008-06-25 10:48:13 -- 他举例说,邢台1966年3月8日发生了6.8级的地震,1966年3月22日发生了7.2级地震,其余震持续了相对长的时间。之后,1967年12月3日发生了5.7级余震。“再往后说,1981年11月9日,距离1966年已经过去了15年,在余震区又发生了一次5.8级地震。” 张晓东提到的另一个例子是:1990年4月26日,共和县与兴海县交界处发生7级地震。到了1994年,就是4年之后,又发生了5次5级以上的地震。 他同时强调:“但是,也有许多震例没有发生晚期、超晚期强余震。从安全的角度考虑,在恢复重建中要考虑一旦发生晚期、超晚期强余震对建筑物、构筑物和生命线工程的影响。”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科院院士陈运泰日前曾警告说:“晚期强余震很可能在人们将其淡忘时突然来袭。”按照已有的一些震例和统计规律,余震的最大震级一般比主震平均低1.2级(即所谓的“巴特定律”)。陈运泰指出,这个统计得出的“巴特定律”上下波动幅度很大,据此估算,汶川地震的最大余震应接近7级。然而,到目前为止,汶川地震的余震尚未达到这个水平。 |
-- 作者:耍三年 -- 发布时间:2008-06-25 10:48:25 -- 观测:应急流动测震台站和固定台站结合,密切关注余震动向 测震台站是科学家了解地震的眼睛。判定余震持续时间、跟踪余震序列当然都离不开观测台站的数据。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震前四川省的52个固定台站中的一部分因地震造成的通讯中断、电力中断等原因瞬间停止工作。震后20分钟,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下达调集相关流动测震队伍赴灾区加强地震监测的指令,启动中国地震局测震流动监测协同响应方案。 根据中国地震局“十五”网络项目设计的“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测震应急流动观测任务协同响应”启动原则,全国测震流动观测技术管理组协助协调国家应急流动观测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重庆局、甘肃局、陕西局、云南局等7个省级地震局流动观测队,组成协同响应流动观测队伍。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整装出发,赴汶川地震现场开展流动测震观测。由于灾区通讯瘫痪,地球物理研究所应急流动队携带自建通讯方式的、应对地震巨灾的、流动观测系统———“巨灾系统”奔赴灾区。 |
-- 作者:耍三年 -- 发布时间:2008-06-25 10:48:38 -- 刚刚从四川回来的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四研究室黄媛副主任给记者展示了流动台站架设的一系列照片:流动台站由地震计、数据采集器、供电系统和通讯系统等组成,“体积虽不大,架设却需要非常强的专业知识以及应对灾区特殊情况的实际经验”,她说。只见照片上,观测人员正在未倒塌的房屋里、需要平整的山体旁忙碌着。黄媛说,台站布设的大致点位需要按照测震台网布局总体要求由专家组统一圈点,同时又必须结合现场的道路、供电、通讯以及台基等实际情况,由观测人员最终确定,这其中通常需要一个折衷的考虑。 5月15日,第一个流动观测台站建成。震后第一个星期,32个实时传输流动台站投入工作,震后第二个星期,全部42个流动台站建设完成,并与常规地震台网并网观测;被破坏的固定台站也陆续恢复了工作,至此,近100个台站的密集型监测台网建成。 黄媛告诉记者,流动台站监测到的地震波全部实时传输回四川省地震局测震台网中心及位于北京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等单位,数据传输时延正常情况为秒级,对于灾区部分点位通讯比较差的情况设备自身具有续传功能及本地存储功能以确保观测数据的完整性。地震行业网中,任何有权限的省地震局及有关专家都可以随时获得这些数据,据以做出分析。 |
-- 作者:耍三年 -- 发布时间:2008-06-25 10:48:58 -- 对于此次地震观测数据共享的程度,张晓东和黄媛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流动台站到底发挥了哪些作用?黄媛总结说,流动台站的建设使用,使我们对余震的定位更加准确了,地震速报的速度也有了明显改善,可以说,包括精度和速度在内的余震监测能力有了大幅提升。另外,本次流动观测创造了我国应急流动观测史上的3个第一:第一次建成了包围如此大破裂范围的、实时传输的流动观测台站;第一次由多个单位协同响应建成了统一的流动测震观测系统;第一次将流动台站观测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震后方的多个单位,使更多的地震工作者参与到地震的分析处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当中。“当然,这些数据还将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进一步发挥作用。”黄媛说。 预测:余震比主震容易预测吗? 观测还将持续,余震也还将持续,哪一天会有强余震?余震预测是不是比主震预测更容易呢? 张晓东说,余震预测比主震预测多了些限制条件,但从总体上讲,依然是困难重重。 他说,余震预测和主震预测稍有不同,比如,地震区域不像主震一样大海捞针,汶川地震的余震区被确定为龙门山断裂带,这一狭长区域长约300公里,主要是汶川—茂县—北川—平武—青川一带。但对预测来讲,这个区域依然是比较大的。 另外,有时一些小的余震可以为强余震提供一些预测信息,作为预测的参考。 但同时,预测余震和预测主震一样,都存在着相当的困难。成功的地震预报必须给出准确的时间段、地点和震级,目前国际上也还没有十分成熟的技术。 |
-- 作者:耍三年 -- 发布时间:2008-06-25 10:49:11 -- 地震预报难,余震预测也同样比较困难。如:5月19日深夜,正式发布汶川余震活动水平为6—7级左右,5月19日至20日汶川震区附近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但19日、20日却没有发生6—7级强余震,仅发生2次5—6级的强余震,直到5月25日才发生6.4级强余震。张晓东说,发出地震预警后不发生预期的地震,也很难避免,毕竟现在地震预报还有很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日本东北部的岩手县和宫城县等地发生的7.2级地震再次引发了国民对地震专家的预测水平的质疑。地震发生后,不少媒体以“日本气象厅提前10秒预报地震”为题进行报道。张晓东说,这种说法并不准确,日本所发的消息,是在地震发生后作出的应急处置,而不是地震前的预报。当然,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减少地震次生灾害的发生,值得借鉴。 地震短临预报依然是世界性科学难题。张晓东说,强余震是目前四川地震灾区预测防范重点之一。( |
-- 作者:坏蛋 -- 发布时间:2008-06-25 10:53:31 -- 晚期强余震和超晚期强余震 |
-- 作者:小雅 -- 发布时间:2008-06-25 10:55:56 -- |
-- 作者:零下3度 -- 发布时间:2008-06-25 11:02:59 -- 说不准 |